深圳民航業跨入洲際化 |
一個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少不了繁忙的跑道及往來起降的飛機。1990年12月,深圳第一屆黨代會上提出把深圳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的國際性城市的目標。1991年11月25日,南航在深圳實現首飛,率先開通深圳第一條國內航線,并于1992年3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成為深圳機場第一家基地航空公司。至此,南方航空正式落地深圳,成為助飛深圳特區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構成之一。 劉國軍調任南航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前,曾多次來過深圳,改革開放前沿的活力令他印象深刻。2013年6月底,他乘飛機來到深圳,剛走出航站樓,一下就被廣告牌上七個碩大的字吸引了——“來了就是深圳人”。大字前面不時有背著雙肩包的外地年輕人走過。他頓時感覺到了深圳的包容與開放。 與“深圳主義”同脈共生的南航夢想 任職后,劉國軍與團隊一起提出“用3到5年再造一個深圳分公司”的戰略構想。目前,南航深圳分公司目前執管的飛機已達42架,清一色的空客機隊中,更包含了6架空客A330大型寬體客機,空客A380這一世界上****的客機也實現了在深圳的首飛,“第一流的城市,要配上第一流的飛機。”劉國軍說。南航在深圳的國際/地區航線已達11條。2014年1月15日~22日,南航開通了深圳往返印尼巴厘島、韓國濟州、馬來西亞沙巴三條定期國際航線。而去年6月開通的深圳-毛里求斯洲線是深圳目前唯一一條洲際定期客運航線,標志著南航深圳分公司從國際化時代跨入洲際化時代,于深圳民航業、南航而言,都是里程碑事件。 今年5月份的深圳第五屆黨代會繼續提出“城市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是深圳未來目標之一。劉國軍說南航深圳分公司將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深圳市政府的“國際化”戰略,在今年7月底,連續開通了深圳至東京(茨城)、大阪、胡志明市三條航線,并在未來開拓更多航點和航線,為深圳國際化進程提供更多支撐。 與“深圳主義”異曲同工的南航文化 劉國軍坦誠地說雖然本次采訪是自己第一次知道“深圳主義”,但也發現南航的企業文化與包容、開放的深圳主義有很多契合的地方。如南航深圳分公司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南航航班每天搭載著深圳旅客認識世界、外地旅客認識深圳。不過對于南航來說,安全是第一信仰。南航培養機長的標準十分嚴格,制定了高于國內民航法規要求的標準并嚴格執行,在澳大利亞設立了飛行學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獨立培養飛行員能力的航空公司,與全球知名飛行模擬器制造商CAE合資建立的飛行訓練中心更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飛行訓練中心;截至2014年底,南航已實現連續安全飛行超過1350萬小時,并于2012年在中國民航率先獲得“飛行安全鉆石獎”,是國內安全星級最高、安全業績最好的航空公司。同時,對提升服務質量孜孜以求的南航,在2004年榮獲全球服務業最高榮譽“五星鉆石獎”后并未止步,而是通過不斷地改進服務,在2011年被國際航空服務認證權威機構SKYTRAX授予了“SKYTRAX四星級航空公司”稱號。 年過五十的劉國軍笑著說自己走在滿是年輕人的深圳街上很不好意思,偶見同輩人,還都是來深探望兒女的父母。但作為南航深圳人,劉國軍很自信。因為他背后有千千萬萬選擇南航的深圳旅客,還有能為深圳國際化進程助推保航的南航深圳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