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 破解民企和小微企業融資難 |
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在全國兩會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解決民企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張勁說,供應鏈金融能夠基于真實交易背景,利用企業周轉速度和變現能力較強的流動資產(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票據)作為第一還款保障,進行金融產品的設計,沿著供應鏈條釋放核心企業的信用,幫助鏈內缺乏不動產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依靠流動資產融資。 為此,張勁建議國家多措并舉,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一是將供應鏈金融發展上升為重要發展戰略。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供應鏈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提供政策支持,對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等參與主體給予稅收優惠和財政支持。 二是鼓勵商業銀行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建議制定支持政策,鼓勵商業銀行設立供應鏈金融專營機構等特色分支機構,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更深入了解供應鏈各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更有效地把握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不斷擴展金融支持的廣度和深度。 三是設立供應鏈金融類投資基金。加大對供應鏈核心企業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機構的投資力度,增強其資本實力,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提供堅實的資本基礎。 四是建立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參與各方信息共享。支持各參與主體通過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征信系統等******基礎設施平臺實現對接。 五是成立供應鏈金融行業協會,制定規范標準。明確行業標準和業務規范,發布行業自律準則,形成行業統一慣例,并制定數據采集、指標口徑、倉儲物流管理體系、交易單證流轉體系等行業標準,打破不同供應鏈金融平臺間壁壘。 六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供應鏈金融提供法律保障。供應鏈金融業務往往涉及多方主體重大利益,包含質權所有權的原始分配和質權所有權流動帶來的再分配,容易引發所有權糾紛。相比國外,中國《擔保法》和《合同法》中有關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條款并不完善,抵押權、擔保物權等法律概念的界定與糾紛處理還不明晰。因此,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