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成為東莞新興金融業態發展新風口 |
東莞時間網訊 7月6日下午,一場以“企業騰飛、倍增金服”為主題的中小企業投融資對接會,吸引了上百家企業齊聚松山湖國際創新園,廣東民信金融集團主講的“供應鏈采購執行與企業應收賬款保理服務”吸引了不少與會者的興趣。 近兩年來,結合當前的金融背景和市場的業態,民信金融推出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供應鏈業務模塊——采購執行與應收賬款保理,該業務是純信用貸款,具有無抵押、免擔保、高額度、使用靈活、授信快、審批簡單、降低企業采購成本等優勢。該產品定位于助力中小企業騰飛,在產品設計上契合生產型企業用款周期,支持制造型企業發展,推動實體經濟脫虛向實。 民信金融只是東莞多家涉足供應鏈金融的企業之一,近兩年來,越來越多莞企開始涉足供應鏈金融。而市政府上個月發布的“加快培育發展新興金融業態”的政策,更將新型供應鏈金融與融資租賃放在了同等地位,希望形成新型供應鏈金融加快發展的態勢,供應鏈金融儼然已成為東莞新興金融業態發展的“新風口”。 互金企業:搶灘供應鏈金融 走進盟大集團旗下平臺大易有塑新啟用的監管倉——橋頭3號倉,工作人員正在使用純電動叉車和自動升降平臺作業處理塑料……未來庫存變現等多種增值倉儲服務都可以在這里完成。 大易有塑監管倉里存儲著大量塑料化工原料,這些都是塑料供應商企業在給下游塑料制品生產企業供貨時的庫存,滿足生產企業的采購需求。但當庫存達到一定量時,塑料供應商就需要保證有充足的流動資金,此時大易有塑提供的庫存變現等產業鏈金融服務就能解決塑化實體的需求。 2016年3月,大易有塑攜手銀行啟動“塑如意”金融產業鏈服務,這是一種用戶通過銀行繳納保證金獲得交易商(塑料供應商)貨物代理資格及服務費的電子商務業務,它能夠快速融通社會存量資金、倉儲等公共資源,用于服務塑化產業,促進塑化行業現量優質流動資產的流通。 目前“塑如意”先后與農行、中信、平安、廣發、興業等5家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第三方資金存管業務合作并獲得大額綜合授信,累計代理資金規模超5億元。 “我們希望這些服務能夠降低塑化產業鏈內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確保供需交易過程中資金和貨物安全。”盟大集團總裁、大易有塑創始人李實說,未來盟大不僅能將沉淀的大數據運用到各個線上、線下場合,解決融資問題,而且幫助傳統企業“互聯網+”,做更多的增值供應鏈服務。 木頭人和瑾瑜科技也涉足供應鏈金融領域。其中,木頭人近年來一直關注木材流通領域的供應鏈金融,每年的交易金額也上億元;瑾瑜科技旗下的融裕貸,則專注服務五金模具上下游產業鏈市場,目前平臺累計交易額2.3億元。 上述企業只是東莞供應鏈金融應用的縮影。作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工具,供應鏈金融有著深厚的產業根基,兼具金融的爆發力和持久力,深受中小微企業的青睞。近幾年來,東莞的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模式已完成了市場化的演化升級,越來越多的莞企涉足該領域,供應鏈金融儼然已成為東莞新興金融業發展的“新風口”。 上市公司:布局供應鏈金融 如果說東莞互金企業涉足供應鏈金融目前尚是“小打小鬧”,那么東莞上市公司對供應鏈金融的布局就手筆大多了。 2016年,東莞老牌上市公司——東莞控股與廣東宏川集團在天津濱海新區共同發起設立一家內資商業保理公司——宏通商業保理,注冊資本為5億元,其中東莞控股出資4.75億元,持股95%。 據悉,宏通商業保理將與東莞控股圍繞路橋工程應收款及倉儲企業供應鏈開展保理業務,與宏川集團圍繞其核心倉儲企業開展供應鏈保理業務。“這樣既可有效保障保理業務的開展,也可實現內部資源的協同整合,提升集團整體的運營效率。”東莞控股如是說道。 東莞市值****的上市公司搜于特,早在2015年就將目光投向了供應鏈金融,隨后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搜于特供應鏈公司,專注服裝行業供應鏈金融;此外,其還在前海成立了商業保理公司,圍繞公司本身上下游企業開拓商業保理業務。 經過一番轉型,搜于特不僅遏制了業績下滑的態勢,而且逆市(服裝行業整體低迷)增長。2016年,搜于特實現營業收入63.24億元,同比增長218.93%;實現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86.47%。2017年一季度,其營收和利潤再度實現雙豐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25.9億元,同比增長198.63%;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85.75%。 搜于特方面表示,供應鏈業務,是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第一季度,其供應鏈管理業務實現營收18.28億元,同比增長321.8%,業務占比已高達70%。 乘著這股東風,搜于特加快在供應鏈領域的布局。不久前,其發布公告稱,向全資子公司搜于特供應鏈公司增資3.5億元。“公司此次以募集資金向搜于特供應鏈增資,有利于推動公司的戰略轉型步伐,快速擴大公司新的業務收入和利潤來源。” 市政府也看到了供應鏈金融對產業發展的重大促進作用。在上月發布的“加快培育發展新興金融業態”的政策中,將新型供應鏈金融與融資租賃放在了同等地位,鼓勵東莞制造業重點企業,規模較大的外貿綜合服務、商貿流通企業,以供應鏈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該政策還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如推動至少10家符合條件的制造業重點企業,20家服務業龍頭企業結合產業特點,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在五大支柱和四大特色產業中打通3條完整的供應鏈融資渠道,鞏固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名詞解釋 供應鏈金融,即服務主體作為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