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平臺金投手:開拓票據業務 給用戶安全感 |
017年7月初,一個關于余額寶的數據震動了金融圈:2017年6月底,余額寶規模達到1.43萬億元,超過了招商銀行2016年年底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總額,并直追2016年中國銀行的個人活期存款平均余額1.63萬億元。 時間跳轉到2016年下半年,國資控股供應鏈金融平臺金投手,決定著手開展銀行承兌匯票等相關票據業務,以豐富平臺上0.5-2個月左右期限的產品種類。 這兩件看似毫無關系的事情,在金投手CEO趙中亮眼里,其實有著不一般的聯系。因為“余額寶”快速發展背后的用戶人群,和“金銀票”的用戶人群有很大的重合。 這個重合群體就是中國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的收入人群,數量多達數億,大都渴望財富增值。 傳統金融機構財富管理門檻過高,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務門檻的互聯網金融,成為舒緩這個收入人群財富增值焦慮的****選擇。余額寶正是在此基礎上快速發展起來,網貸也是。 面對如此龐大的投資需求市場,每一家平臺都在努力創新,以更精準地抓住這個收入人群的投資痛點。余額寶用活期和穩健收益優勢,吸引用戶,早期的網貸平臺用高收益吸引用戶,而金投手在反復斟酌下,把重點放在了安全上。 這源于趙中亮的親身經歷。一次在銀行辦業務,趙中亮偶然聽到幾個年輕人在興致勃勃討論互聯網金融和網貸,但討論了很久以后還是放棄了——因為擔心不安全。這讓趙中亮深受觸動,也讓他意識到,“安全”是平臺快速發展的必要前提。 也因此,趙中亮堅定了做供應鏈金融的選擇,以及做“票據”的選擇——因為金投手需要“安全性”很高的產品。并且,這種產品的收益還要有競爭力。 2016年11月1日,金投手經過高層數月的考察、分析和討論,審慎決定推出第1期“金銀票”產品(年化收益在7%以上)。至2017年6月底,已持續推出170多期。如今,“金銀票”已經成為金投手最受歡迎的產品種類之一,期限也從0.5-2個月擴展至0.5-4個月左右。 “金銀票”的底層資產是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由銀行開具的到期兌付的書面憑證,項目到期后,銀行承諾無條件兌付票據記載金額給票據持有人。因為幾乎是剛兌,銀行承兌匯票相關投資產品雖然是定期產品,但在業內一直有“小余額寶”之稱。 趙中亮多次強調:“安全”是決勝的前提。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比較收益,否則,收益高低毫無意義。 定下安全第一戰略方向的同時,趙中亮也清醒地意識到,金投手面臨的挑戰還很多,比如票據投資的用戶數量還有待擴展——票據投資面向的應該不僅僅是之前就懂票據的圈內人,還應該包括所有對財富保值增值有需求的人群等。如何在營銷上觸達到這些人群,有效傳遞票據投資的優勢,必將是一場持久戰。 挑戰是難免的,未來是美好的。趙中亮很喜歡聽樸樹的歌,尤其喜歡樸樹最新那首《清白之年》帶給人的平靜和清新的感覺。在趙中亮看來,票據投資就像“清白之年”的初放之花,只要在“安全”的滋養下,必將如夏花般怒放。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