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供應鏈金融如何叫好又叫座? |
導讀 幾乎在一夜之間,供應鏈金融領域呈現出一副“百花齊放”的景象。無論是“老牌勁旅”銀行業,還是實力雄厚的產業巨頭,抑或是“攪局者”P2P網貸平臺,它們憑借各自的優勢在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精耕細作、搶灘供應鏈金融業務藍海。 當下供應鏈金融需要順應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作為產業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需要踐行“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 與產業生態“親密接觸” “傳統銀行一直以來都是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的主力軍。”供應鏈金融不但涵蓋信用增加、融資便利,還涵蓋支付結算等現金管理和財資管理服務,具體方案囊括在線供應鏈金融支持方案、跨境供應鏈金融支持方案、1+N供應鏈金融支持方案、綠色供應鏈金融支持方案等。希望通過智慧供應鏈,為客戶帶來融資和融智相結合的服務體驗。 當下供應鏈金融需要順應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作為產業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需要踐行“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因為只有具備深厚的行業根基和積累,才能顛覆了傳統金融/傳統信貸“基于金融而金融”的固有范式,才能真正走自償性貿易融資的發展之路,才能收獲屬于供應鏈金融自己的一片藍天。 “同時,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不應單純局限在融資,還應整合商業銀行整體服務功能,除融資之外,向賬戶管理、現金管理、投貸聯動等領域衍生,以實現多元化的綜合性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即不僅借助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現金管理等產品滿足客戶的投融資需求,更要通過交易和渠道的整合,幫助客戶產供銷渠道的暢通和拓寬,提升產業流轉效率和效能。”多年的積淀,對發展供應鏈金融有著更獨到且深入的洞見。 驅動供應鏈金融加速快跑 談及當前驅動供應鏈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因素,將其歸納為以下幾方面因素。 從產業需求角度分析,在宏觀經濟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較為艱難,尤其是融資難問題較為突出。供應鏈金融的興起在于其能有效解決傳統供應鏈中的產融分離以及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在以往的業務運作中,因為“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身處上下游的中小企業面臨著經營成本相對較高的業務痛點,必須切實有效的銀行信貸資金介入模式。而作為產業鏈核心的大型企業集團,由于庫存、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等因素的配合,能幫助銀行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點問題,同時借助自身的資信,幫助上下游企業實現信用增加。 “供應鏈金融的出現,恰逢其時地疏通了上下游業務的阻塞,盤活了整個產業鏈條,被證明為整合產融關系解決問題的有效模式,使得原來很多被屏蔽在銀行傳統信貸服務范圍外的長尾客戶獲得了銀行融資資金。”楊斌進一步解釋說。 從銀行融資服務角度分析,供應鏈金融還成為企業創新與金融創新有機結合的載體,可有效實現企業與銀行的互利共贏。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核心企業近年來逐漸將創新重心從單純的減少自身資金占壓,轉變為不斷提高供應鏈整體現金流的穩定性和運行效率。而銀行進一步加大業務創新步伐,著力于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和購銷交易情況的動態跟蹤,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 此外,由于基于產業鏈中真實的貿易背景,供應鏈金融呈現出交易封閉性、自償性,資金流向明確,以及風險相對可控等特點。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依托物聯網等技術,能夠變革銀行的信用體系,防范經營風險,提升管理效能及改善客戶體驗,使得銀行更加有效的對風險進行管控,滿足銀行日益提高的風險管理需要。 耦合的姿態“跨界合作” 跨界是目前的熱點,跨界合作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尤其明顯。 “事實上,核心企業等非銀行機構已經具備了相當優越的內外條件:深耕產業的根基、轉型的動機、金融變革窗口以及互聯網的極速滲透,再加上融資租賃、保理、P2P等金融工具的快速發展,為各方跨界開展供應鏈金融敞開了大門。”隨著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的增多,和行業生態的持續發展,商業銀行應針對各類主體制定個性化、特定化的服務方案,以達到和各類第三方機構的合作從簡單合作逐步轉變為共同雙贏的目的。 “所以,浦發供應鏈始終保持開發容納的態度,歡迎各方力量,愿意以耦合的姿態與各方合作,兼容并蓄,把握市場契機。”在合作共贏的同時,他們也會小心求證,秉承謹慎的“治學”理念來合規創新。 構建風險管理的封閉流程 供應鏈金融最終是要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與傳統金融相比,供應鏈金融不再單純看中貸款企業的財務報表等靜態數據,轉而對企業的動態經營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將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在風險管理方面,核心理念是基于貿易融資的自償性,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流程,從而降低風險管理的難度。”,通過系統對接等方式掌握貿易雙方實時、有效的全盤信息,并通過第三方機構對掌握的信息進行交叉驗證,通過多維度、多角度、不同時間點的信息,對信息的處理、加工,動態掌控客戶的經營活動,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 搭建產融結合生態系統大平臺 在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之外,物流企業主導型和核心企業主導型模式都已不斷涌現。同時,大型電商平臺也開始不斷涉足這一領域。對商業銀行來說,盡管目前仍然掌握著大量核心客戶資源,但競爭壓力已經凸顯。 未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將呈現出“線上化、垂直化、細分化、平臺化、生態化”等趨勢。 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線上化趨勢將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并打破了傳統商業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進而大大拓寬了傳統供應鏈金融的范圍邊界。同時通過大數據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的應用可以快速地幫助各參與主體進行大量且非標準化的交易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供應鏈金融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業特性,這將促使供應鏈金融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業的方向發展,產業在線金融的綜合服務將逐漸走向成熟。 “供應鏈金融未來的一個發展大趨勢是做成產融結合的生態系統大平臺。”未來,由平臺模式搭建成一個產融結合的生態系統,不再是單向流動的價值鏈,而是能促使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系統。 進一步分析說,通過搭建跨部門、跨區域的金融服務大平臺,將工業4.0、農業4.0和商業4.0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產業間、地域間、業態間的跨界融合,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挖掘創建金融生態系統,必將主導整個供應鏈的發展。轉自: 公眾號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云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