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推廣供應鏈金融促發展 |
南日報11月2日訊(記者 李文峰 通訊員 肖建軍 張靜)今年前三季度,株洲市軌道交通等高新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47.8億元,同比增長4.75%,高于全部工業增速3.75個百分點,這與該市推廣供應鏈金融促發展之舉關聯密切。今天,人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全市各大金融機構已多渠道融資近200億元,助力高新制造產業“抱團”做大做強。 去年9月以來,工行株洲分行等4家銀行選擇供應鏈金融融資方式,依托“中征融資服務”等互聯網融資平臺,以應收貨款為質押,已為高新制造產業集群上下游配套企業提供34.5億元的融資服務。今年,他們優化融資方案,推廣擴至新能源汽車、航空發動機等其他高新制造產業領域,新增核心企業及其配套企業授信額度16億元,并為36家配套企業融資26.3億元。 株洲市金融機構還創新了專利權質押等20多種信貸產品和“內保外貸”等10多種融資方式。今年,人民銀行已累計辦理高新制造行業再貼現4.6億元,并引導工行株洲分行建立“票據資金池”,累計辦理票據融資10.6億元,支持聯誠集團等100多家配套企業強勁發展。同時,通過企業債等方式獲得低成本直接融資56.7億元,其中市財政安排3.5億元產業專項發展基金,聯合建設銀行成立了30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基金,推動軌道交通成為株洲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